喝的安全 才有健康百分百|安麗益之源淨水器
安麗益之源淨水器 > 新聞中心 > 淨水新知 > 水與健康

喝的安全 才有健康百分百

人是水做的,這話一點也不假,因為它佔了人體體重的60-70%。為了維持生理正常運作,人需要水,且其重要性絕不亞於水跟魚的關係!您是否發現,1999年夏天市面上的飲料大戰中,加味水異軍突起,成為飲料文化新寵,這是否意味著國人飲水習慣的改變?還是更凸顯我們飲用水品質的問題?您每天喝的水乾淨、安全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與您切身相關的飲水問題。
 
台灣地區自來水的普及率已高達90%以上,只有少數地區以地下水為主要水源,如屏東、宜蘭、苗栗等縣市,原因是這些地區的地下水比較豐沛,水壓較足。說到水源污染,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駱尚廉教授表示,台灣地區自來水水源受污染的現象普遍存於各縣市,就連水質最佳的台北地區,比之於國外對水源地的保護,台北的保護工作「做得不算好」,更達不到國際的要求。
 

我們的水源怎麼了?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駱教授指出,原因包括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築的興建、無限制擴張的建設造成天然崩塌,未能有效解決遊憩區內污水、廢水的問題,水土保持工作也不理想,沒有真正實施非點源污染控制的策略,如烏來、坪林等地;此外養殖業所使用的農藥、產生的排泄物等都是問題所在。與其他縣市相比較,台北地區少了工業廢水或養豬、養殖污染的問題。但鄰近的板橋所使用的大漢溪,其工業廢水問題相當嚴重,甚至曾爆發中山科學院把輻射線的廢污埋在附近,經水流沖蝕即造成水質污染的問題。
 
駱教授進一步分析,其他地區比台北更糟!台中地區的水源污染屬於中度,污染源來自高山區果園、畜養殖場的排泄物,近年來更發生水源漸顯不足的現象。最嚴重的應屬南部地區,由於降雨集中夏季,旱季過長,水庫的維護工作相當困難。以高屏地區為例,養殖業廢污的問題一直未能獲得改善,加上工業廢水、市政污水等污染嚴重,政府在此地區改善的工作、推動的腳步緩慢且效果不理想,顯示政府對環保議題的重視有待加強。
 
就整個南部地區來說,水資源污染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一般民眾對自來水品質沒信心,而水量也明顯地供應不足,這也是為什麼美濃水庫的興建壓力這麼沈重了。
 
至於一般人認為人口密度較低的花東地區,水源污染情形較少,但是處理技術的更新速度不夠快。從過去水質調查不合格的比例來看,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因為人口增加所帶來的污染是不容忽視的。駱教授指出,由於先入為主的觀念,使花東地區的處理技術上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造成這一帶的水質不見得比台灣西部來得佳。
 

住家自來水的隱形污染

儘管水源污染這麼嚴重,在經過自來水廠適當的處理後,水質大都能符合飲用水的標準,為什麼一般人還是對它缺乏信心呢?主要原因是從處理廠到家中水龍頭之間的配送過程,這中間存在許多看不見的污染,如老舊或滲漏的水管、蓄水塔、殺蟲劑或工業化學物質,甚或是家裡含鉛的水管或焊料都可能造成污染,這些與日常生活切身相關的問題才是飲水健康的真正隱憂。
 
管線材質可以說是造成送水、配水過程中讓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的主要因素。駱教授強調,即使水質再好,若管線材質不佳就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台灣有許多老舊都市(台北即是一例)的管線仍然使用鉛管,自來水經過加氯處理後,如pH值偏低則會將鉛溶出於水中,導致慢性中毒的問題。
 
使用鑄鐵管材質者,不理想的材質容易產生腐蝕鏽蝕的現象,而使流出的水呈黃色或含雜質;使用塑膠管必須注意水管老化的問題,特別是接頭部分的黏著劑,可能因鬆軟而溶出白色顆粒於水中。目前都市裡抽換輸配管線所用的材質為DIP延性鑄鐵管,耐久性高、抗震最好,壽命達100年;一般家中使用的輸配管線以不銹鋼管為佳,壽命約為50~100年,比較有保障。
 
除了管線材質外,蓄水池、水塔也是影響水質的另一因素。根據環保署歸納,住家常因自來水用水設備不良,導致自來水發生二次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幾項:
  • 採用地下式蓄水池,維護管理不易。
  • 地下式蓄水池因設置位置較周圍低,以致污水容易流入或滲入。
  • 馬達直接由自來水配水管抽水,最易造成水管內負壓而吸入污水。
  • 供飲用之水池或水塔內,如接入自來水以外之水源,易使自來水遭受污染。
  • 受水池或蓄水塔進水口高度低於最高水位,使進水口有時會浸沒在水中,易產生二次污染。
  • 蓄水池、水塔的容量太大,水滯留,餘氯量不足,易孳生細菌。
  • 如果家中有上述情形時,提醒您要注意家中的水質狀況。
 

自來水處理程序

家庭水中可能的污染物 污染物來源
大的雜質粒子與小的雜質微粒 塵土、管垢、砂土、泥巴等
通常在自來水廠處理時添加於水中,有一種不悅的口感與氣味
氯仿 消毒的餘氯
化學物質 可能由土壤或破裂水管滲入的化合物,如殺蟲劑、除草劑、工業用溶劑、鉛與水銀等
原生動物胞囊 自來水廠處理時可能無法消滅胞囊,例如隱鞭孢子蟲及腸梨形矽蟲
細菌/病毒 可能致病的微生物,可能由滲漏的水管或蓄水塔進入

水中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影響

1995年3月,台北榮總發現一位76歲老榮民血中鉛含量高達每百毫升39.4微克,出現手腳麻痺、末梢神經病變、高血壓及痛風等鉛中毒症狀,檢驗結果發現該榮民家中自來水鉛含量遠超過國內飲用水水質每公升50微克的標準。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婦女、小孩的家庭,應特別提高警覺。其中以發育中的兒童較容易吸收鉛,血中鉛含量過高會引起鉛腦症,影響智力發展甚至死亡。
 

根據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指出,砷對人體的影響不只有烏腳病而已,而且飲用水含砷過量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確實有極高的致病率。另外由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發表的「無機砷與皮膚癌相關性之追蹤研究」也發現,台灣西南部布袋地區皮膚癌的盛行率是一般人的5倍,皮膚癌或烏腳病患者以及同時罹患皮膚癌和烏腳病的患者,罹患內臟及膀胱癌的危險性,遠大於健康人。
 

1992年彰化、和美交界地區發生農地鎘污染事件,致使全面休耕;1995年復耕後又傳出鎘含量超出標準,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米中鎘含量不得超過0.5ppm。日常生活中主要接觸鎘的來源有釉料、塑膠、油漆、印染、鎳鎘電池、工業機械之電鍍,以及由這些電鍍排放的廢液,流入河川後導致食品污染,如魚貝類,及引用河水灌溉的蔬菜稻米。慢性鎘中毒會使腎臟受損、痛痛病、肝功能障礙、流產、畸形兒及前列腺癌等。
 

汞(水銀)

您知道嗎?人類膳食中主要汞的來源是魚。以1953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郊爆發的水俁病,即因塑膠化學工廠所用汞觸媒產生甲基汞隨廢水排放至河川,被河水中的魚類吸收,人類捕食這些魚後而造成中毒。無機汞對人體的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有機汞則會危害到中樞神經,其致癌性目前仍無法證實。